您的当前位置:克罗恩病 > 饮食调节 > 骨质疏松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疾
骨质疏松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疾
年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有万中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约有2.11亿人存在低骨量问题,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数字竟然如此庞大!小编按照上面的数据来粗略的计算一下,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已经患上骨质疏松或存在低骨量问题!
一、危害: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没觉得身边这么多人患骨质疏松啊?”也许你会这样说,其实,小编告诉你,这是因为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是没有明显感觉的,直到出现腰酸背痛、弯腰驼背、身高缩减甚至骨折等显著症状时才会被发现,但这个时候往往已是“病入膏肓”而且后果严重——
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国家卫计委统计: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除了对患者身体上的摧残,骨质疏松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是巨大的: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平均是元。中国每年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产生的直接经济负担是亿人民币。
所以,无论是从健康还是经济的角度,骨质疏松的危害都不容小觑!而且,因致残率、致死率以及相关护理费用居高不下,目前,骨质疏松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疾病。
二、形成:骨峰值决定骨质疏松的时间
那么,骨质疏松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通俗的解释一下~
在男性32岁、女性28岁以前,是骨量增长阶段,在随后7~8年内人体骨量将达到峰值,接下来骨量开始走“下坡路”,骨骼开始吸收大于合成,骨量开始丢失。尤其是妇女在绝经的5-10年内,会有一个骨量快速丢失的过程;男性在65岁以后出现骨骼退化,致骨丢失加重骨质疏松。
所以说,峰值骨量越高,骨骼中骨量储备越多,在骨量走“下坡路”的阶段,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很多人年轻时不注重提高骨量,到了35岁之后,骨峰值势必比健康人要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骨丢失的速度也比一般人要快,所以骨质疏松的时间会提前,程度会加重。
三、预防:预防骨质疏松“从娃娃抓起”
骨质疏松是进行性而又不可逆的病理过程,一旦发生骨量丢失便很难恢复骨的正常结构和正常骨量。但只要重视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
1、第一阶段:一般来说,35岁以前为预防的第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峰值骨量,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即婴幼儿及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怀孕哺乳期。这些时期要合理膳食,加强骨骼营养和有氧运动,尽可能提高峰值骨量,推迟和减轻骨质疏松发生的时间和程度。
(1)合理膳食:可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绿叶蔬菜。同时戒烟限酒,保持低盐饮食。
(2)加强骨骼营养:无论是通过食补还是钙剂补钙后,一定不能忽略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决定钙的吸收,当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时,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只有10%-15%,充足时一般吸收率可以提升至30%-40%,特殊人群如孕妇最高可提升至75%。补充的钙质得到有效的吸收才能让骨骼变得更加强壮,否则就是无效补钙。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35岁以后,重点是减少骨量丢失,这个阶段又包括绝经期和老年前期两个时期。35岁以后骨量开始下降,预防骨质疏松的要点是消除或减轻影响骨健康的危险因素,尽可能减少骨量丢失,积极预防骨折的发生。
(1)定期检查:到了中年以后,应注意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2)政策指导:年中华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群骨质疏松防治手册版》:超过50岁以后,建议口服钙剂mg/d及足够的维生素D~IU/d。
(3)预防骨折: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防止跌倒导致骨折发生。
总而言之,骨质疏松虽然可怕,但是如果能做到早预防,尽早为自己的“骨矿银行”充值,补充维生素D和钙,提高骨峰值,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那么,就可以将骨质疏松对我们的危害降到最低。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衰老问题之一,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超过50%,今天为大家总结出骨质疏松的10个警示信号。
1天生偏瘦或骨架较小骨架较小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年龄会更早。人们在20~25岁时骨质密度达到峰值,从30~40岁开始下降。莱克博士建议,30多岁时最应注意增强骨骼健康,具体措施包括:多吃奶制品等富钙食物,多进行跑步和跳跃等冲击力较大的运动。40多岁时,继续保持饮食营养,增加钙镁和维生素D,多做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2吸烟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戒烟,都会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烟越早越好。
3每天饮酒超过毫升研究发现,酒精容易导致骨骼变脆,因为酒精会导致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饮酒越多,危险就越大。饮酒对女性骨骼的影响比男性更大。莱克博士建议,为了保护骨骼,务必减少饮酒量或戒酒。以茶或温牛奶加蜂蜜取而代之。
4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而不喝牛奶牛奶是最佳壮骨食物,补充钙质十分关键,维生素D强化牛奶更关键。专家建议,经常饮用牛奶和维生素D及钙镁等矿物质强化豆奶,都有助于增强骨质,防止骨松。
5出现饮食紊乱症厌食症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盏警示红灯。过度减肥容易降低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会直接影响到女性骨骼健康。专家建议,厌食症或暴食症患者应及时治疗,恢复正常饮食习惯。另外还应确保经常饮用牛奶,补充钙镁维D补剂,以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6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早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饮食紊乱、运动过量以及多囊卵巢病(PCOS)都会导致女性雌激素偏低。专家建议,发现月经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7家族史家族史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一大重要信号。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专家建议,弄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骨质疏松症,如实将家族史告诉医生,以便正确预测骨松危险。
8白人或亚洲人、女性及50岁以上人群3种危险因素中有1种,则骨质减少危险增加,若3种全有,那么骨折危险会大增。60岁以上人群更应当心,因为骨质减少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专家表示,75岁以上女性中,骨折发病率高达90%。50岁以上人群应测骨密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9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