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克罗恩病 > 预防治疗 > 防癌专栏人到中年怕肠癌快去查个肠镜

防癌专栏人到中年怕肠癌快去查个肠镜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50岁以上的中年人尤其高发。什么原因会导致大肠癌呢?研究表明,饮食、环境、遗传、种族等因素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而饮食因素、环境因素更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饮食减少所致。我国近年来城市中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也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   第二,环境和大肠癌的关系很密切。环境因素主要有:土壤中缺硒;血吸虫病的影响,在我国,血吸虫病高发区同样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吸烟也容易引起大肠癌。   第三,就是遗传因素。约10%的大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对于确诊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散发性遗传性大肠癌的患者的后代,要密切追踪随访。同时,也不能忽视大肠的一些称为息肉的良性肿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也有较大的机会患上大肠癌。   综上所述,有以下各种情况之一者均应看作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大肠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确诊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中晚期了,不论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还是一般危险人群,都应该进行早期检查。   而肠镜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大肠癌非常重要。   所以,医生建议: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和一般危险人群,都应该进行肠镜检查。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和一般危险人群?高危人群:   1.年龄:50~75岁;   2.家族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结直肠癌;   3.有肠道症状(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者;   4.有癌前病变(大肠腺瘤)者;   5.以前患过肠癌者;   6.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7.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   8.盆腔接受过放疗者;   9.接受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者;   10.肥胖、吸烟、糖尿病、免疫缺陷者等。   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如无异常,每3~5年检查一次结肠镜;如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一般危险人群:   50岁以上,但是无肠道症状、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腺瘤性息肉、肠癌病史者等。   建议进行肠镜检查。如无异常,每10年检查一次结肠镜;如发现异常,及时就诊。肠镜检查为什么能发现癌症?理想情况下,肠镜可以看到整个大肠的粘膜表面,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可以直接取异常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癌变。   大部分肠癌是从最初的腺瘤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能在暂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时候,通过肠镜检查发现患者的腺瘤,并实施经内镜切除治疗,可以有效地阻止大肠癌的发生。大肠癌的发展过程:1.癌症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腺瘤;2~4.经过数年的发展,腺瘤发生癌变,并不断生长,最终出现转移。肠镜检查痛苦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度可能不同。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已大大降低。   检查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牵拉的感觉,但只要能够放松、并按照医生的指示积极配合,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这种不适感,并完成检查。   如果对疼痛十分敏感、不能耐受,也可以选择在麻醉的状态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肠镜前的准备肠镜检查前准备工作的好坏,对于检查的准确性影响巨大。   进行检查前,有以下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一天吃流质少渣食物;   2.检查前一天的晚上或者检查前6~8小时开始服用泻药,经过数次腹泻,一直拉到水样便没有食物残渣;   3.如果平时有便秘,泻药排不干净,那么最好在检查前3天开始吃少渣食物;   4.非麻醉肠镜检查前可以喝水,但最好不要再进食流质或有渣食物。检查后应该注意什么?有些人检查完毕后有腹痛、腹胀等感觉,不必过于紧张,可以轻揉腹部、轻微走动,待肛门排气(也就是放屁)后,即可缓解。   检查完,医院更稳妥。   做活组织病理检查或息肉摘除治疗的患者,术后可能有少量大便带血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假如出血较多,或出现持续腹痛,医院进一步处理。   只要能早发现、早治疗,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肠镜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大肠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希望有患病危险因素的朋友,都能为了自己的健康,尽早去做一个肠镜检查。图腾益生液修复机体消化系统保护肠胃机能健康

图腾益生液的主要成份脆弱拟杆菌BF,有效增强免疫,修复微环境,保持人体微环境的平衡,帮助胃肠恢复健康,轻松重塑肠道微生态。是预防及对抗肠癌最有效、最安全的微生态制剂。









































小孩鼻窦炎能治好吗
这种投资品竟然可以升值18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zxgj.com/yfzl/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