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克罗恩病 > 饮食调节 > 临床路径克罗恩病
临床路径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
疾病介绍: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本病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许多病人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病症侵袭的强弱、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等因素有关,死亡率也随之增高。英文名称:Crohn’sdisease编码:克罗恩病(ICD-10:K50)行单肠段切除吻合术(ICD-9-CM-3:45.62/45.72-45.8)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克罗恩病(ICD-10:K50)行单肠段切除吻合术(ICD-9-CM-3:45.62/45.72-45.8)。释义:■适用对象编码参见第一部分。■本路径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克罗恩病患者,克罗恩病是一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当其出现梗阻、出血、穿孔、内瘘等并发症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再考虑外科治疗。具体手术时机和指征参见“中国炎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年版)。■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可选择病变肠管切除吻合手术或造瘘术,如全身中毒症状重、一般情况差,可选择病变肠管切除近端肠管造瘘术。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克罗恩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中华医学会年修订)。1.临床表现: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或脐周腹痛、腹泻、腹胀,可伴腹部肿块、肠瘘和肛门病变,以及发热、贫血、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全身症状。2.体征:消瘦体质,脐周轻压痛,常伴肠鸣音亢进,偶可有炎性包块或外瘘口。3.辅助检查:钡剂小肠造影、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确诊需要病理结果支持。释义:■克罗恩病可发生结肠和小肠,但以回肠及右半结肠最为常见。■结肠镜和活检被列为CD诊断的常规首选检查,镜下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各种粘膜炎性反应。其中具特征性表现为非连续性病变、纵行溃疡和卵石样外观。无论结肠镜检查结果如何,均需选择有关检查,明确小肠和上消化道累及情况,以便为诊断提供证据。■少部分CD可累及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但很少单独累及,原则上胃镜检查应列为常规,尤其是有消化道症状者。■CT肠道成像(CTE)或磁共振肠道成象(MRE)是迄今评估小肠炎性病变的标准影像学检查。活动期CD,CTE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4mm),肠粘膜明显强化伴肠壁分层改变“双晕征”,肠系膜血管增多、扩张、扭曲,呈“木梳征”。相应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还可反映肠壁的炎性反应改变、病变分布部位和范围、肠管狭窄的存在、肠腔外并发症如瘘管形成,腹腔脓肿或峰窝织炎。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克罗恩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中华医学会年修订)。1.基本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纠正代谢紊乱、心理支持及对症处理等。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水杨酸制剂,病情重时改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肠道继发感染时加用广谱抗菌药物。3.必要时手术治疗。释义:■各单位执行克罗恩病临床路径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入路名称。■克罗恩病患者个体之间病情差异较大,要根据指南来选择适合患者具体情况的治疗方案,力争达到个体化治疗。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释义:■克罗恩病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包括CT、肠镜和病理等准备2-5天。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需要10天,总住院时间小于18天均等合本路径要求。■住院前完成胃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病理诊断,再入院可缩短住院日,亦符合本路径要求。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0克罗恩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释义:■本路径适用对象为诊断明确的克罗恩病患者。对诊断不明确,需要与肠结核等疾病相鉴时,应做相应检查或诊断性治疗,待诊断明确后再进入路径。术前准备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血沉、C反应蛋白;(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肠镜(包括纤维结肠镜或小肠镜,可门诊完成)、腹部超声、消化道钡剂造影、CT、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等。释义:■必查项目是确保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顺利开展的基础,术前必须完成,即使在急诊手术情况下,亦要完成。■为缩短患者住院后等待时间,这些检查项目可以在入院前在门诊完成。■病理检查至关重要,非急诊情况下,应术前完成。选择用药1.口服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或水杨酸类制剂,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必要时)。2.灌肠剂:地塞米松、5-ASA制剂。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释义:■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疾病活动严重程度及对治疗反应选择治疗方案,临床上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计算法)来评估疾病活动性严重程度。轻度活动性CD以氨基水杨酸类首选,中度活动性CD激素治疗首选。重度活动性CD,要考虑细致治疗方案,包括全身使用激素,IFX单抗,以及手术治疗。手术日为入院后第4-7天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或硬膜外麻醉。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4.根据患者病情使用空肠营养管,吻合器,PICC。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释义:■术前用抗菌药物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手术方法分为肠管切除吻合和肠管切除造瘘,根据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而定。术后住院恢复6-11天1.术后复查检查检验项目:(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2)可选择的复查项目:CRP,血沉。2.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选用药物。(2)可选择用药: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必要时)。3.术后饮食指导。4.出院1个月内门诊复诊。释义:■术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做必须复查的项目,并根据病情变化增加检查的频次。■病理检查在患者出院前完成,要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药物治疗方案。■CD肠切除术后复发率相当高。有高危因素者(吸烟、肛周病变、穿透性疾病行为,有肠切除术史),术后定期复查肠镜,并且早开始干预(术后2周开始用药)。出院标准
1.无发热,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释义:■主治医生在出院前仔细评估,排除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后决定出院,如伤口感染、肠吻合瘘、腹腔出血等。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或合并腹盆腔脓肿、内瘘以及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2.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复杂性病例以及需要多肠段切除,再次手术或复发性病例,不进入本路径。4.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切口不愈合,吻合口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等),则转入相应临床路径。释义:■对于轻微变异,不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仅是没有完成某一天的操作而延期,不会增加更多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可不退出本路径。■除上述变异原因外,如出现其它影响治疗效果和费用的因素要及时退出路径。同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日后完善路径。医生表单住院第1天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住院病历□开具检查检验单□评估有无急性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等)□上级医生查房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5-ASA制剂、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症处理临时医嘱:□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沉、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部正位片□必要时行肠镜(包括消化内镜检查)、腹部超声、消化道钡剂造影、CT□必要时行肺功能测定和超声心动图□排除肠结核检查如PPD试验等住院第2天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根据各项检查检验结果,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基础病治疗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若有轻中度营养不良者,则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其它相关治疗临时医嘱:□相关专科医生的会诊单□必要时术前营养支持□复查有异常的检查及化验住院第3-4天(手术前日)
□上级医生查房并确定下一步诊疗计划,完成上级医生查房记录,疑难病例需要全科讨论□改善一般情况,完善术前准备□请相应科室会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案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各种医疗文书(病理活检、输血、麻醉、手术同意书)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视情况)□必要时5-ASA制剂、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症处理临时医嘱:□既往基础用药□拟明日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术前或术中留置胃管、尿管□常规皮肤准备□术前麻醉辅助药□预防性抗菌药物□必要时行肠道准备□药物过敏试验住院第4-7天(手术日)
术前与术中□送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施行手术□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必要时冰冻病理检查术后□完成术后各项处理□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书写□完成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和术后当天的病程记录(常规情况术后24小时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情况,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防治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实施阵痛措施术前与术中长期医嘱:□今日在硬膜外麻醉或/和全麻下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二级护理□禁食临时医嘱:□手术切开前30min使用抗菌药物□液体治疗□相应治疗(视情况)术后长期医嘱:□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和肠外瘘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禁食□相关监护□合理氧治疗□记24小时出入量□胃肠减压记量□腹腔引流记量□尿管接袋记量□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液体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或污染重,可加用□根据病情变化施行相关治疗住院第5-8天(术后第1日)
□上级医师查房□监测术后病情。观察、预判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深静脉血栓),修订监测和治疗方案□实施阵痛□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指导下地活动计划□完成常规病程记录长期医嘱:□今日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一级护理□防治肺部感染,拍背、雾化吸入□下肢静脉气压泵使用、弹力袜佩戴□相应监护和氧治疗□记24小时出入量□记录相关引流量□饮食指导□镇痛泵使用,阵痛药物口服临时医嘱:□相关检验复查□引流管管理和引流记量□必要时抗菌药物(非常规使用)□必要时制酸剂(非常规使用)必要时生长抑素(非常规使用)□液体和营养治疗(如根据情况小剂量开始肠内营养,逐日递进)□其他特殊医嘱住院第7-13天(术后第2-6日)
□上级医师查房□监测术后恢复情况。观察、预判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深静脉血栓),□根据病情变化修订治疗措施□处置各种管路□完成病历书写□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指导饮食、减少补液□早期回复肠内营养□早起下床活动长期医嘱:□二或三级护理□饮食指导、液体和营养治疗□记录相关引流量□防治肺部感染,拍背、雾化吸入□下肢静脉气压泵使用、弹力袜佩戴临时医嘱:□引流管和伤口处理(视情况)□复查必要检验(视病情)住院第10-18天(术后第7-11日,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评估□明确是否出院□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及拆线日期□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将出院小结的副本交给患者或其家属临时医嘱:□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决定检查项目□拆线、换药□出院带药护士表单住院第1天
□入院宣教介绍主管医生、护士介绍环境、设施介绍住院注意事项□核对病人,佩戴腕带□建立入院护理病历□卫生处置:剪指(趾)甲、沐浴,更换病号服□完成入院评估□三级护理□晨晚间护理□患者安全管理□护理查体,检查腹部情况□瞳孔、意识监测□需要时,填写跌倒及压疮防范表□需要时,请家属陪伴□详见医嘱执行单住院第2天
□术前宣教,宣教疾病知识、□主管护士与患者沟通,了解并指导心理应对□饮食、心理、生活指导□服药指导□静脉抽血,□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三级护理□晨晚间护理□患者安全管理详见医嘱执行单住院第3~4天(手术前日)
□术前宣教,术前准备□告知准备物品、沐浴□告知术后饮食、活动及探视注意事项□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方式□告知家属等候区位置□术前准备配血、抗菌药物皮试、备皮、药物灌肠、禁食禁水□三级护理□晨晚间护理□患者安全管理□术前禁食水、备皮□详见医嘱执行单住院第4~7天(手术日)
□术后当日宣教告知监护设备、管路功能及注意事项,告知饮食、体位要求,告知疼痛注意事项,告知术后可能出现情况及应对方式,告知用药情况□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再次明确探视陪伴须知□送手术摘除患者各种活动物品,核对患者资料及带药,填写手术交接单,签字确认□接手术核对患者及资料,签字确认□遵医嘱予输液、抗感染、止血、抑酸、激素、控制血糖等治疗□特级护理或一级护理□病情观察,制定特护记录□q2h评估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皮肤情况、□排泄护理□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安全管理身、床上移动、预防压疮□病情观察,写特护记□皮肤情况、伤口敷料、各种引流管情况、出入量□术后观察意识、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详见医嘱执行单住院第5-9天(术后第1-6天)
□术后宣教药物作用及频率,饮食、活动指导,□复查病人对术前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疾病恢复期注意事项(若有肠造口的宣教)□拔尿管后注意事项□防治深静脉血栓意义□防治肺部感染的意义□早期下床活动意义□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遵医嘱予输液、抗感染、抑酸、激素、控制血糖等治疗□防治深静脉血栓(弹力袜,下肢气压治疗)□雾化吸入,拍背,防治肺部感染□特级、一、二级护理□晨晚间护理□协助早期进食、水□排泄护理□协助更衣□患者安全管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情观察,必要时写特护记录。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伤口敷料、各种引流管情况、出入量□半卧位□遵医嘱予、抗感染、激素、控制血糖治疗□需要时,联系主管医生给予相关处置□详见医嘱执行单住院第10~18天(术后第7-11天,出院日)
□出院宣教复查时间,服药方法,活动休息,指导饮食□康复训练方法□指导办理出院手续□办理出院手续□书写出院小结□三级护理□晨晚间护理□协助指导进食水□协助或指导下地活动,每天4-8小时□患者安全管理□病情观察□腹部情况,伤口愈合、引流管路情况□详见医嘱执行单患者表单住院第1天
□测量生命体征、体重□护士行入院护理评估(简单询问病史)□接受入院宣教□医生询问病史、既往病史、用药情况,收集资料□进行体格检查重点诊疗:□三级护理□既往基础用药□三级护理□晨晚间护理□患者安全管理□根据病情半流食或鼻饲□根据病情选用配方制剂□正常活动住院第2天
□每日测量生命体征、询问排便,术前一晚测量生命体征□配合完善术前相关化验、检查□接受术前宣教□克罗恩病知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重点诊疗:□三级护理□既往基础用药重要检查□心电图、胸片、肠镜、活检□必要时查肺功能、心脏彩超□三级护理□晨晚间护理□患者安全管理□根据病情半流食或鼻饲□根据病情选用配方制剂□卧床休息,自主体位住院第3~4天(手术前日)
□手术清晨测量生命体征、血压一次□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手术谈话□术前宣教,术前用物准备□告知准备物品、沐浴□告知术后饮食□告知术后探视及陪伴制度□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方式□告知家属手术室等候区位置□手术室接病人,配合核对重点诊疗:术前准备:□术前准备配血、抗菌药物皮试、备皮、药物灌肠、禁食禁水、皮肤准备□术前各种知情同意书签字(输血、病理活检、麻醉、手术)□三级护理□晨晚间护理□患者安全管理□术前12h禁食禁水□正常活动住院第4~7天(手术日)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各种管道情况术后宣教□术后体位:麻醉未醒时平卧,清醒后,4~6小时无不适反应可垫枕或根据医嘱予监护设备、吸氧□配合护士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瞳孔、伤敷料和引流管等□不要随意动引流管□疼痛的注意事项及处理□告知医护不适及异常感受重点诊疗:□特级护理□予监护设备、吸氧□注意留置管路安全与通畅□用药:抗菌药、止血药、抑酸、激素、补液药物的应用□护士协助记录出入量□根据病情半流食或鼻饲□卧床休息,自主体位住院第5~10天(术后第1~6天)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询问肠功能恢复、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情况□医生巡视了解病情□配合饮食、活动指导□护士协助进食、进水、排泄等生活护理□配合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肺部感染□护士行晨晚间护理□配合监测出入量□膀胱功能锻炼,成功后可将尿管拔除□注意探视及陪伴时间重点诊疗:□特级护理、一级护理□静脉用药逐渐过渡至口服药□医生定时予伤口换药重要检查:□定期抽血化验□必要时行腹部影像学检查□协助早期进食、水。根据病情逐渐由半流食过度到普食。□协助下地活动,5-7次/天,10-30分钟/次。过度到每天4-8小时住院第11~18天(术后第7~11天)
每日询问腹部症状和体征□护士行晨晚间护理□医生拆线□伤口注意事项□配合康复训练(必要时)出院宣教□接受出院前康复宣教□学习出院注意事项□了解复查程序□办理出院手续,取出院带药重点诊疗:□二级或三级护理□普食或配方制剂□医生观察伤口(必要时)重要检查:□定期抽血化验(必要时)□半流食、普食,或膳食配方制剂□协助或指导下地活动,每天4-8小时原始表单住院第1天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住院病历□开具检查检验单□评估有无急性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等)□上级医生查房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5-ASA制剂、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症处理临时医嘱:□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血沉、C反应蛋白□必要时行肠镜(包括消化内镜检查)、腹部超声、消化道钡剂造影、CT□必要时行肺功能测定和超声心动图□排除肠结核检查如PPD试验等□环境介绍、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静脉取血(明晨取血)□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饮食、心理、生活指导□服药指导□造口的宣教住院第2天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根据各项检查检验结果,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若有轻中度营养不良者,则予静脉肠外营养治疗□其它相关治疗临时医嘱:□相关专科医生的会诊单□必要时术前营养支持□复查有异常的检查及化验□饮食、心理指导□静脉抽血□术前指导手术前日
□上级医生查房并确定下一步诊疗计划,完成上级医生查房记录,疑难病例需要全科讨论□改善一般情况,完善术前准备□请相应科室会诊□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各种医疗文书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视情况)□必要时5-ASA制剂、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症处理临时医嘱:□既往基础用药□拟明日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术前或术中□留置胃管、尿管□常规皮肤准备□术前麻醉辅助药□预防性抗菌药物□必要时行肠道准备□药物过敏试验□饮食、心理指导□静脉抽血□术前指导□术前准备:备皮、肠道准备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术前手术物品准备□造口的宣教住院第4-7天(手术日)
术前与术中□送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施行手术□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必要时冰冻病理检查术后□完成术后各项处理□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书写□完成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和术后当天的病程记录(常规情况术后24小时内)□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前与术中长期医嘱:□今日在硬膜外麻醉或/和全麻下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一级护理□禁食临时医嘱:□手术切开前30min使用抗菌药物□液体治疗□相应治疗(视情况)术后长期医嘱:□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和肠外瘘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禁食□相关监护□合理氧治疗□记24小时出入量□胃肠减压记量□腹腔引流记量□尿管接袋记量□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液体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或污染重,可加用□肠内、外营养治疗□根据病情变化施行相关治疗术前与术中□术晨按医嘱清洁肠道、留置胃管、尿管□术前注射麻醉用药(酌情)□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术前护理、饮食指导□安排陪送患者入手术室□心理支持术后□指导和协助体位与活动□生活护理(一级护理)□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管道护理及指导□记录24小时出入量□疼痛护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护理□伤口和造口护理□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康复指导(运动指导)住院第5-8天(术后第1日)
□上级医师查房□监测术后病情,修订监测和治疗方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长期医嘱:□今日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一级护理□相应监护和氧治疗□记24小时出入量□记录相关引流量□饮食指导临时医嘱:□相关检验复查□引流管管理和引流记量□必要时造口记量□必要时抗菌药物□必要时制酸剂□必要时生长抑素□液体和营养治疗□其他特殊医嘱□指导体位和活动□生活护理(一级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管道护理及指导□记录24小时出入量□疼痛护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护理□治疗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住院第6-9天(术后第2日)
□上级医师查房□监测术后恢复情况□根据病情变化修订观察指标和治疗措施□完成病历书写□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减少补液长期医嘱:□二或三级护理□饮食指导、液体和营养治疗(鼓励早期恢复饮食、减少输液)□记录相关引流量临时医嘱:□引流管和伤口处理(视情况)□复查必要检验(视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指导体位与活动□协助生活护理□协助指导饮食□营养支持护理□伤口和造口护理(视病情)住院第7-13天(术后第3-6日)
□上级医师查房□监测术后恢复情况□根据病情变化修订观察指标和治疗措施□完成病历书写□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减少补液长期医嘱:□二或三级护理□饮食指导、液体和营养治疗(鼓励早期恢复饮食、减少输液)□记录相关引流量临时医嘱:□引流管和伤口处理(视情况)□复查必要检验(视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指导体位与活动□协助生活护理□协助指导饮食□营养支持护理□伤口和造口护理(视病情)住院第10-18天(术后第7-11日,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评估□明确是否出院□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及拆线日期□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将出院小结的副本交给患者或其家属临时医嘱:□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决定检查项目□拆线、换药□出院带药□出院指导□办理出院手续□复诊时间□服药指导□康复指导□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造口护理指导
医首云端ENSO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