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克罗恩病 > 症状体现 > 改变犹豫与纠结炎症性肠病患者应尽早接种
改变犹豫与纠结炎症性肠病患者应尽早接种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改变犹豫与纠结:炎症性肠病患者应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文献来源: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27,–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既往的观点与实践:当前COVID-19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导致全球社会和疗效系统发生重大变化。
截至年2月,欧洲已经有超过万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新冠肺炎死亡率为2.4%。
虽然未观察到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新冠病毒的易感性或死亡率更高,但数据显示全球有17%感染新冠病毒的IBD患者不得不住院治疗。
年12月开始,2个mRNA新冠病毒疫苗陆续在欧洲和美国获得批准,用于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传播流行。
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IOIBD)和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COVID-19工作组建议,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所有IBD患者能够立即接种疫苗。
然而,大量科学材料和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产生了一些潜在的误导性,引发了关于新冠病毒疫苗获益和风险的争议。
这使得IBD患者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产生了犹豫和怀疑。
存在的问题:
尽管医疗专家建议IBD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但IBD患者对疫苗接种仍存在一些顾虑。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研,分析阻碍IBD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原因,推动IBD患者疫苗接种。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德国多中心患者调研,通过德国IBD患者组织,在年1月至2月期间从5个德国IBD诊疗中心邀请年龄≥18岁的IBD患者参加匿名调研。
此外,通过2医院的社交媒体渠道(Facebook),招募没有IBD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进行线上问卷调研。
问卷包括20个问题,涉及患者疾病特征、流感疫苗接种史、对流感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态度,以及新冠病毒感染史。
免疫抑制药物,定义为使用激素、巯基嘌呤、抗-TNFα药物、维得利珠单抗、乌司奴单抗、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小分子药物(如托法替尼)。
研究共纳入名IBD患者和名对照患者参与,共计份问卷。
在IBD患者中,名(36.1%)溃疡性结肠炎,名(61.4%)克罗恩病,27名(2.6%)未定型结肠炎。
总体而言,所有IBD患者中有58.5%计划尽快接种或已经接种COVID-19疫苗,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对照患者(P=0.);
IBD患者明显更倾向于传统疫苗类型,而不是mRNA疫苗。IBD患者有明显意愿推迟疫苗接种,以获取更多潜在不良反应的信息(P=0.)。
11.1%的IBD患者和13.2%的对照组患者,拒绝接受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IBD疾病活动、医院的类型,与IBD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意愿无关。
以下IBD患者接种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的意愿显著更高:
男性经历过严重新冠病毒感染朋友或家人经历严重新冠病毒感染高血压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肠道选择性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IBD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犹豫程度更低(P=0.)。
但这一现象没有在抗-TNF药物、其他生物制剂或小分子药物的患者中观察到。
在-流感季节,IB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但是,关于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原因,IBD患者对疫苗不良反应的担忧明显高于对照组(P=0.)。
在-接种流感疫苗的患者,接种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的意愿显著更高。
总之,这项研究显示IBD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存在犹豫和阻碍,尤其对长期安全性存在担忧。
启示和影响
先前的大型III期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了mRNA新冠病毒疫苗是有效的。
医疗专家对IBD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建议非常明确:应尽快接种疫苗。
但研究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IBD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有所降低。
有学者分析了IBD患者对接种疫苗犹豫不绝的原因:
IBD患者普遍担心新型mRNA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愿意等待其他类型的疫苗(例如传统的腺病毒或灭活疫苗),或计划推迟至少6个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这项研究的结果,呈现了一个矛盾且纠结的情况:
与对照人群相比,IBD患者更害怕感染COVID-19,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也更高。但与此同时,IBD患者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更加犹豫不决。
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与患者介绍疫苗接种的潜在获益和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的。
应该把新冠病毒疫苗的内容纳入IBD患者宣教之中,并提出明确的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