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克罗恩病 > 症状体现 > 答案公布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怪异皮肤
答案公布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怪异皮肤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4岁,因囊性纤维化(CF)合并肺部和胰腺受累送至消化科诊治,尽管使用胰腺酶替代治疗仍有持续增加的肠蠕动(4~5次每天)。
该患者否认腹痛,身体检查时没有发现腹部肿块。实验室检查显示C反应蛋白略微增加(3mg/dL;正常值<0.8),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1.2g/dL;平均红细胞体积,90fL)。粪便钙卫蛋白正常,经大便培养寄生虫试验为阴性。
近期的腹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排除囊性纤维化的情况下,其余正常。
她的临床医生决定进一步加强胰腺酶替代治疗,同时给与一个简短的环丙沙星疗程(mg,一天两次,维持7天),仅获得了排便略微降低。
经过几个星期的治疗调整,患者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皮肤表现,以红斑状丘疹为特征,在下肢逐渐汇合形成鳞片状斑(图A)。
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皮肤活检显示结核样型和非干酪性肉芽肿,以及Langerhans型多核巨噬细胞(图B;染色:苏木精和曙红;原始放大倍数,×4;图C;染色:HE;原始放大倍数,×20)。
讨论
诊断结果:转移性或非连续性克罗恩病
转移性或非连续性克罗恩病(CD)显示在解剖学上与胃肠道分开的位置出现CD皮肤定位。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表现,有时会在排便之前表现,对临床上诊断具有挑战性。它最经常影响外阴部,其次是下肢,腹壁,上肢,面部,和皮肤皱襞。组织学上,它以非干酪性肉芽肿为特征,与其它肉芽肿皮肤状况(例如深部真菌,结节病,和梅毒)有差异,有胃肠道疾病的表现,没有特定的实验室结果。临床病程中不一定肠道病变程度相对应,并且该病的治疗很困难。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和不同的系统性治疗方案,包括美沙拉嗪,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已经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成功。
在我们的这例患者中,进行回肠下活检显示红斑,水肿,以及回肠末端和盲肠浅表性溃疡,涉及<50%的黏膜(图D,E)。组织学检查,不连续的慢性炎症,局部隐窝不规则,同时发现有肉芽肿,符合新型CD的诊断。经布地奈德9mg/d,硫唑嘌呤2mg/d治疗,皮肤病变逐步改善,在2个月内消失。在6个月粪便钙卫蛋白和C-反应蛋白正常化。而且,大肠蠕动明显降低。在随后的结肠镜检查(在1年时进行)中,观察到回肠黏膜明显改善。
CD和CF的关系之前有过描述,据报告在CF中CD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7倍。免疫抑制剂或者生物制剂的使用对治疗CD成为可能,但是应该慎重考虑支气管扩张和假单胞菌定值的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病例中,皮质类固醇联合较高首过代谢的硫唑嘌呤,使用一个周期,足以控制回结肠和非连续性CD。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和呼吸道感染发生,该例患者仍在临床,同一年随访时皮肤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