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克罗恩病 > 疾病探寻 > 甲子期刊一例中医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病例
甲子期刊一例中医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病例
一例中医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病例报道
(选自《甲子》期刊年第一期)
患者哈某,男,65岁,以“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二十三年,加重伴乏力一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二十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症状,伴发热,就医院,住院期间突发消化道出血,予行肠部分切除术并取病理。诊断:克罗恩病,予输血治疗以补充血容量,未系统诊治原发病。此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反复发作,医院,予强的松60mg日一次口服以抗炎、抑制免疫,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好转,并坚持口服强的松一年半后因担心其副作用而停药,随后患者仍时有腹痛、腹泻,自行于沈阳市某中医诊所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上述症状仍时有发作。一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腰酸、乏力症状,遂就诊于我院。入院症见:腹冷痛,腹泻,便稀不成形,每日一次,腰痛,翻身转侧不利,畏寒肢冷,得热则舒,得寒痛增,乏力,消瘦,时自汗出。专科检查:全腹平坦、软,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其他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中医:腹痛(中虚脏寒)
西医:克罗恩病
中医辨证治疗:从以上所述患者症状及体格检查来看,患者属于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至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馁不能温养出现腹痛,脾虚不能受纳运化食物,故见腹泻,便稀不成形。病久累及肾阳致肾阳不足,腰腹失养,故见腰痛,翻身转侧不利。相火失于温煦,故见畏寒肢冷,得热则舒,得寒痛增。脏腑虚弱,气血乏源,故见乏力消瘦,气血亏虚。固涩失职,故时自汗出,舌脉均为中虚脏寒之证型表现。本病病位在脾肾,属虚证。故予患者附子理中汤加减以补虚回阳,温中散寒,配合青皮、陈皮以理气止痛,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酒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香附理气解郁止痛,枳壳破气止痛,茯苓健脾利湿,具体方药及剂量如下:党参20g干姜10g青皮10g陈皮10g酒白芍15g乌药10g香附15g枳壳10g甘草10g附子10g白术15g茯苓15g,口服7付汤剂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较前稍有缓解,但腹泻症状未见改善,故予患者调整方药组成以四君子汤加二陈汤加减配合葛根15g以升脾胃清阳而止泻痢,鸡内金15g以健脾,白扁豆15g及薏苡仁15g以健脾利湿,元胡10g以行气止痛,具体方药及剂量如下:党参20g茯苓15g白术15g半夏10g陈皮10g川楝子15g葛根15g鸡内金15g甘草10g白扁豆15g薏苡仁20g元胡10g。再次口服上述汤药7付,并配合灯火灸法灸关元、气海、中脘穴以温中行气止痛,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好转,且腰痛症状明显改善,翻身转侧不利症状较轻明显缓解。
结语:克罗恩病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反复发作和非特异性的透壁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末端回肠最为常见,结肠和肛门病变也较多。本病在欧美发病率较高,且种族差异较明显,黑人发病仅为白人的1/5。我国发病数较少,据推测我国大陆地区克罗恩病发病率及患病率分别为0./10万人口和2.29/10万人口,但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认为克罗恩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终生性疾病,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大量研究证明吸烟可增加克罗恩病的患病和复发危险。而一些潜在的环境因素亦可激发克罗恩病的发生。精制糖已被确认是不利因素。产期也可作为一种刺激因素而使一些孕妇于产后发病。
克罗恩病虽为良性疾病,但病因不明,至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西医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目前患者多因上述药物的毒副作用而拒绝使用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停用。故中医中药治疗在此病上可发挥其独有优势,可根据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辨证,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可达到良好疗效。 克罗恩病复发早期常无临床症状,患者无法根据自身感受进行判断,必须通过检查才能发现。待出现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十分严重,经常需要通过手术才能解决问题。克罗恩病的特点是容易复发,即使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按要求服药,也无法避免复发,因此在通过药物诱导缓解或通过手术缓解症状后,仍需要坚持服药维持缓解,并按医生要求定时复查。有研究表明,手术后患者如不进行维持治疗,3年的复发率高达80~%。所以患者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长期坚持治疗及随诊,这点甚为重要。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复发,其效果要比后期治疗好得多。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